段泥贵还是紫泥贵

关于紫砂泥料的优劣与价格排序,众多朋友颇感关注。然而,紫砂泥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各类泥料皆具有其独特特性。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泥料的矿藏量。以茶叶为例,武夷山肉桂和云南古树生茶之所以昂贵,源于其产量稀少、稀缺性明显。

紫砂泥亦如此,价格高低并非绝对品质优劣的体现,而是受制于稀缺性。当前,被广泛认可的最昂贵泥料为本山绿泥与大红袍,这两种泥料的矿藏量极为稀少,即便财力充足,也未必能购得。

其次呢,就是底槽青,底槽青就是紫泥的最底层。它只有薄薄的一层,矿藏量也很少,价格当然就不会便宜了,一把底槽清的泥料成本就要几百。朱泥与红绛坡紧随其后,朱泥被誉为泥中贵族,红绛坡矿藏分散,二者价格仅次于底槽青。

接下来是一系列优质紫泥、断泥、小红泥,虽然价格较前述泥料较低,品质丝毫不逊色于以上几种泥料。

最后,为普通紫泥与段泥,由于矿藏量较大,价格相对较低。

段泥事实上一种共生矿,是紫泥和本山绿泥共生的一种紫砂矿,所以又被称之为团泥;而紫砂实际上就是原矿紫泥,在紫砂原矿中,属于分布最广泛,使用也最多的泥料之一。

紫泥的储量非常丰富,且种类比较多,紫泥一般是分布在紫砂矿层的中部,是非常好开采的,而且因为存量巨大,制作成的紫砂壶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段泥因为是紫泥和本山绿泥的共生矿,只分布在紫泥和绿泥的夹层之中,开采难度大、储量小,所以比较珍贵,价格也会比较贵一些。

紫泥制作的壶烧制后颜色一般为紫色或者紫棕色,而段泥烧制成后颜色则有多种,根据团泥中紫泥和本山绿泥的成分比例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来。所以段泥又分成了黄金段泥、青段泥等等许多分类。

紫泥颜色呈现一种紫棕色,内部的颗粒结构比较疏松并且含铁量比较高。而段泥自然生成的原矿段泥的产量是很少的,因此在现代工艺之中也有人工将绿泥以及紫泥按照一定比例搭配之后来得到需要的泥料,两者混合比例的不同意味着段泥呈现的颜色相当丰富,这也是段泥的特点之一,从呈现黄色的黄金段到呈现青色的青灰泥都是属于段泥种类中的。段泥一般含铁量比较低,天然的段泥料数量比较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