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合格的正常烧结的紫砂壶,它的吸水率很有限,我们肉眼所见的吸水大部分都是表面水分的蒸发,咱们可以做几个实验看一下。
1、同一把壶用冷水和沸水浇,肯定是后者吸水更快。
2、很多朱泥壶烧制后,表面接近瓷化,根本留不住水,倒上去的水也是瞬间流淌掉了,更不要说什么吸水了,有些养出包浆的紫砂壶也是同理。
3、部分壶型容易有积水,水分很难完全蒸发掉,这样就能代表它泥料不好吗?
所以,紫砂壶的所谓吸水快慢,也就是它表面水分蒸发过程的快慢,这和我们淋水的温度、泥料的种类、泥料的目数、烧制的温度次数、明针的强度以及壶是否养出包浆等都有关系。并没有什么吸水越快,泥料就越好这一说,新手们要注意了哦~
紫砂壶吸不吸水不是判定紫砂壶真假的标准。吸水的紫砂壶大都是粗砂,不吸水的紫砂是细砂,密度大小不一样,所以吸水的程度不一样。
假紫砂壶不吸水,所谓紫砂壶的“吸水性”和水温、壶型都有关系。所以不难看得出来,水迹消失的过程其实并不是所谓的紫砂壶吸水性,而是一个水分蒸发的物理现象而已。其实真正懂紫砂壶的壶友应该也知道,虽然紫砂壶泥料中有双气孔结构,透气性非常好,但其实这也并不意味着其具有吸水性。
紫砂壶不吸水可能有几个原因。
首先,检查壶嘴是否有堵塞物,可以用细针清理。
其次,检查壶身是否有裂纹或破损,如果有,可能导致漏水。另外,壶内是否有积垢,可以用柠檬汁或醋浸泡清洗。
还有一种可能是壶内的孔是否被堵塞,可以用软毛刷清理。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更换壶。
其实一把紫砂壶淋水干的快与干的不快与泥料的好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能以淋水上去水干的快慢来区分是否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与壶型有关:比如西施壶、龙蛋壶、思亭壶,这类壶身光溜溜的,完全不会存在壶上有积水情况,但仿古、虚扁这类壶就不同了,壶身流水缓慢且壶盖亦积水,干的就会慢。
二:与壶泥料的目数有关:泥料目数高砂料越细腻,壶的胎土就越致密,水干的自然快。
三:与壶表面做工粗细有关:壶表面细工做的到位,水则干的快些。
四:与水温的高低有关:水的温度和壶表面积都会影响水份的蒸发。水温度高自然蒸发的快冷水反之。其他影响因素,如:室温、风向、风速、壶的大小、淋水量的多少等等常态时的非主要因素。
五、一些打蜡抛光过的垃圾壶几乎是不会沾水的,不说能不干得快吗?
六、一把壶可能你使用初期你经常淋,它还挺挂水的,后面就不挂水了,这个是因为你在养的过程中,壶有了包浆后表面更加温润,也会导致大家所说的“怎么养着养着不挂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