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紫砂壶因为含铁量比较高,因此烧制后的颜色呈现红色,红色在我国属于喜庆的颜色,因此红泥紫砂壶也会受到大部分人的欢迎。红泥紫砂壶的窑温比较低,一般都会用来制作体积比较小的壶型,小巧玲珑的红色紫砂壶,也是更加讨喜的。
红泥紫砂壶的密度比较大,目数一般比较高,透气性也比紫泥、段泥等要弱,用来冲泡高香型的茶叶不会因为吸附性而丧失茶香,聚香的功能比较强,因此用来冲泡乌龙茶、铁观音、武夷岩茶等是非常适合的。
众所周知,红泥紫砂壶表面是比较光滑的,颗粒感比较少,用手摸的话基本感受不到有颗粒的感觉。有人会因此以为这把紫砂壶是假的,其实紫砂壶的真假并不能单凭颗粒感来判断,比如红泥紫砂壶,因为泥料本身的泥性比较重所以颗粒感不明显是正常的。红泥中极品泥料朱泥,我们都知道,也是没有颗粒感的。
如果一把红泥紫砂壶颗粒感反而比较强,那么这把红泥壶则有可能是添加了其他熟砂颗粒进行调砂的,一般不会是原矿的红泥紫砂壶。
红泥紫砂壶泡养出来效果非常不错,但因为红泥紫砂壶的密度比较大,透气性比较弱,所以泡养的速度比较慢,包浆的效果也会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来。
古文献说它是 “ 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 ”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其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
泥性: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色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紧密关联,使用越久越现沉稳气息。窑温约1100度,收缩比约14%。
冲茗: 由紫砂矿淘炼而成的上乘泥料,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泡茶香气十足,最适合乌龙、铁观音、岩茶、普洱等。
红泥紫砂壶宜冲泡条索状的铁观音、武夷岩茶,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茶韵花香。红泥一般目数较高,密度大,透气性较紫泥差,对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损失少,益茶性,聚热扬香,是乌龙茶伴侣。朱泥小壶宜冲泡条索状的铁观音、武夷岩茶,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茶韵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