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紫泥紫砂壶的颜色

老紫泥是黄龙山紫泥系,是80年代炼制并陈腐,存世量有限。烧成后外略紫、内微红,是喜爱老壶纯朴无华的壶友最佳之选。

老紫泥重点在于这个「老」字,有许多说法,包括砂性重、陈腐时间久两种。所谓老,是指老块的紫泥矿石,砂性重的矿料,其石英颗粒多,成泥后用于制壶,成型难、烧结温度高。底槽清就是其中的典型。这种说法认为是因为其砂性重,难做,以老来形容其泥性,所以称之为老紫泥。

所谓老,是指泥料的陈腐时间,陈腐期长就称之为老泥。老泥制坯的可塑性相对高,烧成后色泽相对温润,短期泡养即光润古雅。泥料的陈腐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越久越好,但陈腐期太长的泥,在制壶前需重新回炼。这种说法认为陈腐时间久,以老来形容其时间长,所以称之为老紫泥。

第二种说法流传的较广,但是都传成80年代陈腐至今的泥料,这一点是不可信的。并且,讲了这么多,根据这两种说法,除了砂性与易泡养,老紫泥并没有表现出特定的颜色!

上述两者为例,并不是颜色黯深的紫泥,就是老紫泥,壶友们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紫砂壶的颜色只与其泥料配比和烧成温度有关。

本章节主要从文献上带大家一起看何为老紫泥?通过了解老紫泥的特点,以便区分紫泥。 在《宜兴紫砂矿料》一书中对老紫泥的解释主要是讲述原矿,“熟泥可塑性一般,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一定砂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这里主要说是岩化程度高的紫泥料称之为老紫泥,同样底槽清为分为嫩泥和老泥。

从现在市场上见到的老紫泥,也体现上面的说法,原矿泥料带有一定砂性(除了拼配紫泥),比原矿紫泥陈腐时间也相对长,成型时要酥,特点有下两个: 砂性相对重:是指老块的紫泥矿石,砂性重的矿料,成泥后用于制壶,成型难、烧结温度高。

岩化程度高的泥料,陈腐时间自然相对长,所以对老紫泥的理解又有陈腐时间长之说。老泥制坯的可塑性相对高,烧成后色泽相对温润,短期泡养即光润古雅,泥料的陈腐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越久越好。

老紫泥壶特点: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调,透气性好,养成后壶身素净,拙朴之中有浑圆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