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矿小红泥壶怎么样

小红泥是一种细腻的粉砂质页岩,泥质光滑,颗粒均匀。其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烧成温度在1130℃-1180℃之间,烧成后颜色从红里偏黄到红黄色,再到暗红色。小红泥的砂性较重,与朱泥相比,收缩性略小。干燥和烧成的收缩体积约为12%,与紫泥相近。小红泥适用于冲泡茶类,透气性良好,茶汤顺和平,适泡茶香气浓郁,特别适合乌龙、铁观音、岩茶和普洱等茶类。

紫砂泥中的红泥,是紫砂泥的“五原色”之一。原矿坚硬如石,窑温略低,所以比较适合制作小件茗器,也注定红泥壶的可爱灵动,受世人喜爱。

因原矿中含铁量多寡不等,加上烧制温度的不同,成品的红泥壶,会呈现出红中略带黄,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等多彩颜色,虽色艳,却不妖。

一把好的红泥壶,是对热淋十分敏感的。愈用愈红,只消泡养一段时日,红泥壶便会褪去出窑时的青涩杂光,“红袍”加身,令你对它刮目相看,判若两物。

红而不妖,艳而不俗,是对红泥壶色泽的最好诠释,一把养护有成的红泥壶,天定要成为众爱壶人心头的一抹朱砂痣,是梦寐以求,也是让人抹不去的记挂。

而红泥壶也不是华而不实的器物,迅速果决,毫无矫饰是它的冲茗特性,出汤明快大方,注定会让老茶客爱不释手。

而红泥矿原矿透气性极佳,泡茶香气十足,茶汤顺和平,不管普洱铁观音,还是乌龙红茶,它都能够相融映彰,即便是新手,也能泡出一手好茶。

紫砂红泥属泥质粉砂岩,就是现在习惯称呼的红泥。矿料外观呈多种红色、黄色调,质地一般比较均匀,含有少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呈多种致密块状结构,易酥开但不溶于水。目前仅产于丁蜀镇黄龙山。其各项工艺性能与普通紫泥大致相同。

产于黄龙山浅表黄石夹层中的白泥泥层之间,含矿量极为稀少,矿料外观呈大红色云片状致密结构,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微细白色云母碎片,表面有油脂般的光泽感,不溶于水。大红泥熟泥可塑性略差,成型时极酥,制作时带有一定泥沙性,对成型要求较高,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1120~1150℃左右,收缩率5.5%。烧成后呈大红色,其表面颗粒质感与紫泥大致相同,呈细梨皮状,胎质纯正温润,光泽如玉,是公认的优质紫砂红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