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朱泥属于紫砂吗

潮州原矿朱泥属紫砂中的一种,含铁量极高,约在百分之十左右,是紫砂中之精品,紫砂朱泥矿也是相对稀少。

潮州的朱泥和宜兴的紫砂是否有着相同的起源?自古以来,朱泥一直被归类为紫砂的一种,而朱泥壶在紫砂壶中被认为是上品。这实际上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很多人并不清楚。

紫砂壶有很多品种,包括朱泥、紫泥、段泥、绿泥和团泥等五种。在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大部分茶壶都是用朱泥制作的,而宜兴紫砂壶在古代大多数也是朱泥壶,因此现存的老壶中朱泥壶的比例很高。因此,市场上现在看到的老壶大多数都是朱泥壶,而紫泥壶相对较少。可以说,朱泥是紫砂中较为优质的一种泥土,非常适合泡茶。那么为什么后来使用朱泥制作壶的数量越来越少呢?实际上,这是出于商业目的考虑。朱泥壶的烧成收缩率较大,正常的朱泥收缩率在18%至27%之间,而紫泥的收缩率只有12%。紫泥是紫砂陶瓷中收缩力最小的泥料,相比之下,朱泥的收缩力要高出50%以上。

因此,使用紫泥制作10个茶壶,成功率可以达到7-8个茶壶,而使用朱泥制作10个茶壶,如果要求较高的话,只有一个茶壶能够达到好的效果。由于朱泥的收缩率较大,烧制过程中成品率大大降低,紫泥的成品率至少比朱泥高出30%以上。尽管潮州和宜兴都产出朱泥,都属于紫砂陶瓷的范畴,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宜兴的朱泥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好的是黄龙山和青龙山的砂料。宜兴的砂料中含有较多的沙粒,这是其他地方的泥料所不具备的特点。

而潮州的朱泥则属于泥浆状,含有较少的沙粒。宜兴的朱泥由于含有较多的沙粒,导致烧制后的收缩率也较潮州的朱泥大,这两种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广西钦州和潮州的泥料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烧制出来的茶壶内外颜色不一致,矿物质丰富,经过烧制后能呈现出多种颜色和窑变效果。与此相比,广西钦州、广东潮州、云南建水等地出产的砂料虽然在化学含量上与宜兴紫砂相似,但含砂量和矿物质含量并不出色,因此烧制出来的颜色变化有限,制作的茶壶也与宜兴紫砂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这些地方出产的砂料只能烧制出一种颜色或窑变效果,而宜兴的砂泥可以烧制出多种类型的器皿。

从砂料的角度来看,宜兴紫泥可以分为紫品、红品、特品和紫朱泥,而段泥则有红段、青段、白段、黄金段、芝麻段等多种品类,烧制后的颜色非常丰富。砂料的质地至关重要,宜兴紫砂拥有4亿多年的历史,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替代的。宜兴的砂料含砂量高,矿物质丰富,经过烧制后能呈现出多种颜色和窑变效果。制造一个透气性良好的茶壶非常重要。市场上有许多使用化学合成砂料制作的茶壶,但使用这种砂料制作的茶壶在泡茶后放置一晚上就会产生异味。

相比之下,使用宜兴砂料制作的紫砂壶则完全不同,即使将泡好的茶放置一周甚至半个月,茶的品质也不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宜兴紫砂壶具有出色的透气性。

此外,宜兴紫砂壶泡出来的茶具有特别的香气,这是因为宜兴紫砂壶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铁、锌、镁以及云母片、碳酸钠、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