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黄段泥和黄金段泥在某些方面都有优点,但无法直接判断哪个更好。以下是两种泥料的一些特点:
1. 葵黄段泥:这种泥料较稀少,属于比较珍贵的泥料。它的透气性较好,容易养成,泡茶时茶香浓郁,有蕴藉的感觉。用葵黄段泥的紫砂壶泡茶,特别是泡乌龙茶,茶汤醇厚,甘甜可口。
2. 黄金段泥:这种泥料相对常见,价格相对实惠。它的透气性也不错,泡茶时茶香适中,适合泡各种茶叶。黄金段泥的紫砂壶泡出的茶汤醇厚、顺滑,口感较好。
综上所述,葵黄段泥和黄金段泥各有优点。在选择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来考虑哪种泥料更适合自己。
“葵黄段泥”一词在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一书中记载,他发现黄龙山很多段泥材质中,烧出来都产生了许多黄颜色,其中米黄色为最常见,段泥是黄龙山紫砂矿料中的中性色彩砂色,黄龙山本山绿泥烧出来呈现米黄色调,而称为葵黄是指这种段泥的砂色如同向日葵的花蕊黄,即接近金灿灿的美丽黄色,这类本山绿泥又称绵头绿泥,它与少量的红泥共生,从色标趋向上,绵头绿泥如果与少量的红泥共生,它烧成后就会出现更鲜亮的老金黄色,就如葵花的花蕊黄,黄龙山浅表层的绵头绿泥,是比教嫩的绿泥,它的制作成品烧成后出现出灿亮的黄金效果,周高起将它命名葵黄段泥是最确切的!
金黄段泥是指黄龙山蕴藏的一种经窑温烧制后产生纯黄色的单元矿物材质,是黄龙山单元矿中一种珍稀的段泥品种。在过去的历史记载中,见到黄色调的品种较多,以米黄色为主色调的段泥,一直是明代至今紫砂段泥类中最受人喜欢的砂色,特别是金黄段泥,更是段泥类中珍稀矿料。
明代徐友泉,最早发现黄龙山蕴藏的金黄段泥并开发利用。在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记载有冷金黄、橘柚黄、葵黄,几百年来陶工不断发现新的黄段泥品种,由单元矿产生黄色砂色,或配制出黄砂段泥。在当代业内人士不断探索中,练泥的工艺也在不断完善。段泥黄色品种繁多,有田黄段泥、玉黄段泥、梨皮黄、橘黄段泥、鹅黄段泥、蜜蜡黄段泥、嫩金黄段泥等,业内人士各怀配制练法技艺,各尽风流,如今又配出了芒果黄、枇杷黄、菜花黄、深黄、泥黄、橘黄、鳝鱼黄等,为紫砂工艺的创作提供了更广泛的黄色调砂料。
金黄段泥是本山绿泥中分离出的纯原矿品种,有淡绿色,有深绿色,有墨绿色。金黄段泥蕴藏在黄龙山的黄石石英岩层中,是水层岩沉积形成,由于有的在浅表层,有的在深井层,各种矿物质含量不同,有老的绿泥,也有较嫩的绿泥。地表的强氧化作用和地下水气热液的侵蚀,使纯绿泥矿内渗入了氧化铁而产生了锈斑,烧制出来的色泽变化差异较大,形成了金黄色的效果。
金黄段泥过去称为冷金黄,金黄段泥在黄龙山架土层或石英岩层中蕴藏,在架土层下面的称为绵头金黄段泥,或者是葵黄段泥,在石英岩层中蕴藏的材质就比较老一些,原矿呈现鸭蛋壳的青色,只有十几厘米厚,有的是呈现块状夹在石缝中,有的是片状,以淡绿色为多见,质地细腻,光滑油亮,属粉质岩、砂质岩泥。有的原矿上面铁锈色丰富,铁锈色是地表氧化所形成,氧化铁侵入矿物里产生的水锈,绿泥上面的铁锈色越多,烧出来的颜色就越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