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槽清和黄金段泥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好,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泥料类别,各有不同的品质和适用场景。底槽清中的四号井底槽清被认为是较为优质的,其砂质细密油润,色泽纯正、沉稳。然而,即使是优质的四号井底槽清,也不能直接断言它比黄金段泥要好,因为黄金段泥也有其独特的特性和价值。
肯定是底槽清更好些了,现在纯的底槽清越来越少了,而青灰段泥相对很多。底槽青,在目前为止,只有宜兴黄龙山一处出矿。底槽青经过长期(数年)自然风化,再碾压,淘桨,陈仓,锤炼,这样可以保证制品质。而如今好多所谓的“底槽青”因为,没有经过以上程序,所以并没能充分显示“底槽青”质感,很多人还很迷糊这个概念。
紫砂壶讲究四个字泥、型、功、款,“泥”字放在最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泥料是一把壶最根本的东西。
紫砂出于丁山黄龙山,其本质为二次沉积岩,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独特的材料,自明代起用以制壶,其壶泡茶存香,被誉为茶具之首。
而在宜兴之外其他发现的紫砂,皆是成分接近,并不一样,因此有本山与外山之分。
本山即是黄龙山及周边泥料,其埋藏在地底的时间长,有地下水渗透和浸润,矿料油性十足,极易泡养。</span></p><p><span>而在黄龙山矿区中,有五款泥料是其中最为优质和稀缺的,他们相较于一般的泥料表现更为特别,也常备人称之为顶级泥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五款顶级泥料中的其中两种:底槽青(四号井)、金黄段(四号井副井口)。
底槽青是紫泥中应用最广泛,也是较为优质的泥料之一,其分布在黄龙山深腹紫泥矿层的底部,在以前紫泥也被称之为青泥,其泥料又是位于探槽的底部,因此称其为底槽青。
其原矿料与其他紫砂易区别,底槽青的原矿带有灰绿色斑块状,行内多称之为“鸡眼”。其烧成后,鸡眼表现为黄色砂砾,在壶身显现,砂质感强,透气性极佳,泡养日久,渐显温润光和,自发暗然之光,古朴典雅。
原黄龙山四号井、五号井均出产底槽青,又以四号井为最优,四号为斜井是黄龙山井口中下挖最深的,老矿井开采最深处达55米,深井料油性十足,最受追捧。
黄龙山原矿有油脂感,越是深层油脂感越强,包浆速度更加快。
黄龙山浅表泥和深井泥是两个概念,这就犹如和田玉的籽料山料,深井泥长期被冷冽清澈的地下水滋养,外观像贝壳内壁一样,晶莹透亮。
金黄段,也叫黄金段,古人称顶级的黄金段为冷金黄,是段泥中,质地最纯,色泽最接近黄金原色的一款泥料,是本山段泥中最为优质的精品泥料。
黄金段的形成,是黄龙山断裂褶皱运动,矿体发生颠覆,矿层上翻而发生的局部现象,因此蕴藏量不大,出产量不多,现存量更是稀少,所以越发金贵。
黄金段烧成后,金黄色中蕴含着红褐色斑点和细密的黑点,均匀分布,经久泡养之后,极为惊艳,优质的黄金段亦是无数壶友追捧渴求的泥料。
在紫泥中,底槽青是如雷贯耳,知名度很高,尤其是四号井,多少人一振千金只为一壶。而黄金段是段泥中佼佼者,近年来发现的,后来者上位,世存量稀少,可遇不可求。
不能绝对说某类泥料就是最好的泥料,只能相对来说某类泥料中它高品质的泥料占比比较大,某类泥料中高品质的泥料占比小,比如普通的底槽青与顶级的黄金段,那肯定是品质高的黄金段更好。
因此,底槽青和黄金段也无所谓哪个泥料是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更好的,没有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