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降坡矿料外观呈青绿色致密块状,易碎不坚硬。表面有与降坡红泥贴层而形成的紫红色斑纹状,烧成后会对胎质呈色带来略泛红的现象。
1、熟泥可塑性:可塑性一般,成型时较酥,制作时带有泥沙性
2、烧成温度:一般烧成1180~1220℃左右。
3、烧成色泽:不同温度烧成后呈黄色、暗黄、暗青黄等色调。
青降坡也可以称之为高温降坡泥料,这个泥料是十分难得的,它的温带很宽,如果烧到2号表(温度是1175度)的时候会呈现红色,就是红降坡。如果烧制到2号表(温度是1182度)的时候会呈现猪肝色。如果烧制到3号表(温度是1190度)的时候会呈现青色,就是青降坡,而只有特别好的黄龙山泥料才能烧到发青。
降坡泥,其实是20世纪90年代初,宜兴政府为开通丁山至宜兴的陶都路时偶然发现的。
陶都路必经黄龙山与青龙山吻接处山坡,为使公路降坡平坦,筑路工人开始挖坡,无意中挖掘到部分紫砂原矿,宜兴当地人发音为“岗坡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降坡泥”。
该处泥料因为靠近青龙山(碳酸钙矿岩),熔剂性原料比较丰富,矿料成品色泽比较滋润。但因为熔剂性原料较高,制品相对较弱,脆性较高,因此对“降破泥”矿的选料要求比较高。
还有种说法是清水泥和本山绿泥的自然混合体。这个泥应该属于紫泥系列,然后带有很少量的朱泥性质,泥性比较薄,可能也是靠近青龙山的关系,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颗粒还是比较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