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还原烧非常好,主要是为了让烧制出来的紫砂壶颜色好看。
还原烧的原理就是把紫砂中的黑色的铁离子还原氧化成红色的三氧化二铁。紫砂大红袍烧制成功后,会呈现为各种红色,是因为富含铁离子,在烧制的时候,必须要控制温度,湿度,只有紫砂大红袍的表面可以和空气接触,才会起氧化反应,铁离子才会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呈现红色
现在的紫砂壶,不仅仅是大红袍泥做的壶,一般都会烧二遍或二遍以上,如果烧第一遍时没有发黑,那烧第二遍一般也不会发黑。正常的烧窑,一般第二遍烧制的温度和第一遍相同。
有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在复烧后出现黑点或黑斑。如果泥料中铁质含量过高(一般是人为添加造成),烧第一遍时温度过低,泥中铁质没有充分烧结,此时壶表不会出现黑斑或黑点。在烧第二遍时,温度提升与第一遍相差较大,有可能会有黑点或黑斑,这是铁质烧结的原因。
紫砂还原烧的目的是要化“缺陷”为神奇,就是要追求紫砂陶器还原烧的艺术效果。紫砂壶诞生的过程,即手与泥的交流,泥与火的舞蹈,世人只知紫砂艺人制陶手艺的精巧,却不知烧制工艺同样极其重要,正是画龙点睛的一环。
紫砂技艺发展至今,百花齐放,更多艺人灵活运用紫砂还原烧烧制出别具一格的紫砂艺术效果。
还原烧,以往是用来弥补缺陷的技艺,但却通过现代制壶艺人的眼光和手艺将紫砂最本质、最原始的独特魅力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这也正是手工制品“只可遇见,不可预见”的独特魅力所在。
优点:
利用不同的陶土,不同的温差,不同的手法,还原烧呈现的光泽有青灰色,深墨绿色,墨玉色不等,颇具迷人的金属质感,这正是源于艺人们的创新探索精神,从而在烧制领域中增添了一种新的艺术瑰宝。
很多人会将还原烧紫砂壶和“捂灰”一概而论,毕竟它们都呈灰黑色,但其实两者不一样。
“捂灰”是指将烧好的紫色或红色的紫砂壶,放入一个可密封的匣钵内,用稻谷糠(或木炭粉)捂塞密闭,再放入窑中,或使其在1000度以下的低温状态下二次烧制。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两者烧制过程都为添加任何添加剂,既没有影响泥料,也没有改变外形,是健康、天然的着色方法。
缺点是:
还原烧紫砂壶的缺点是在烧制的时候具有不稳定性,不适合于商业化的量产,而且还原烧技术含量比较高,不适合新入门的人使用,还原烧是一种比较内敛的烧制方法,它主要是注重烧制的过程而不是外表,它的外表一般是呈黑色的。
并不是所有的紫砂泥都适合捂灰或者还原烧,只有含铁量较高的紫泥,红泥,朱泥才适合还原烧。段泥和绿泥还原烧以后,并不会变成青黑色外表的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