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盖内壁有一圈一圈纹路咋回事

正常情况下一把正宗紫砂壶的内壁出现一圈一圈的纹路,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认定,这把壶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把手拉胚的壶。因为制作工艺的原因,手拉胚需要把泥料放在转盘上,飞速转动的时候,用手慢慢制作出一把壶的形状,在这个旋转的过程中,内壁必然会出现一圈一圈的纹路,并且这些纹路是非常有规律的。

有些紫砂壶,壶盖打开可以看到壶盖的内部它是有一圈一圈小的圈痕的。那其实争议的点就在这里,很多新手朋友,或者说是对做壶过程不了解的人,会以为这个是手拉或者是说机车拖出来的痕迹,但其实这个想法大大的错误。

先说一个很现实的事机车或者手拉是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想靠螺旋纹来确定是机车还是手拉是不可能的。有些盖子上有这种浅浅的圈痕非常的密,而且是处于一个同心圆的状态。

其实这种痕迹呢?归根结底,讲白了是工具留下的纹路,老师在制作壶盖的时候会面临一个情况,就是需要把壶盖内面的这个不平整的沙粒去理干净,也就是要给整个壶盖里面的这个面找平。有点类似于我们在壶身外面做明针,那里面这个步骤我们叫做抽丝,像一般做抽丝的话,用到的工具材质不是竹的,就是小的铁片,那你们能看到的这个纹路就是竹片子上面的这个纤维纹,留下的这个痕迹。

给壶盖做抽丝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理平壶盖内部,还可以挤压出泥料中多余的一些空气形成的气泡。但是这个步骤和做明证一样,也存在风险,就是在理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比较大的颗粒,它会滚动的。

那就会跟着你的这个工具直接被拖出来,那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壶身就被划破了,一旦划破讲白了盖子就重做,又要花上许多的精力。

一、太阳线

太阳线,指的是紫砂壶内的底部,有一种由中心向四周呈发散状,如太阳光芒线的纹路。这是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工手们使用工具对壶底进行整理时留下来的,俗称“ 推墙刮底” 。竹片在泥片表面划过,最终形成了这一类“ 太阳线” 。

二、板凳纹

很多陶手制壶的工作台都是木头做的,是做壶人的工作台,木头上有一定的细小的条纹就是板凳纹。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泥片放在工作台上捶打,木质工作台上的木纹,自然也会在泥条上留下纹路。

所以制壶时,一般会选择将有纹路的一面作为壶的内壁,光滑的一遍就成了紫砂壶的外壁。烧制后,有纹路的内壁会因为拍打时的力度、手法不同,呈现出毫无规则可言的横向短线条纹。如果有横向的规则圈纹,很有可能就是手拉壶。

三、收缩纹

收缩纹,是紫砂壶中比较常见的纹路,主要出现在壶壁和壶底之间,紧靠接缝中下部和手工接缝处,呈现很多非常规则的褶皱纹路,分布非常自然,行话称之为“皱皮”。

由于器型以及泥料收缩的问题,烧制完后就会出现褶皱的纹路,也就是收缩纹。当然了,不同的泥料收缩比例不一样,因此褶皱的程度也不一样。例如朱泥的褶皱率就很高,而紫泥则相对来说会比较少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