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壶和龙蛋壶是不同的,文旦壶是一种矮圆的造型,看上去有些古朴大方,而龙蛋壶则是蛋形的存在,取于蛋型,看上去比较灵巧。简单的理解就是,龙蛋外型就像是一颗蛋,而文旦则像是半颗蛋。
文旦壶的柚计灵感来源于水果文旦柚,而龙蛋壶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龙蛋,这是两者之间最明显的不同。
龙蛋壶有对美好的祝愿与寄托,圆润可爱的造型,吉祥美好的寓意。文旦紫砂壶中的文旦是一种水果,制壶名茶以这种水果为原形,将它融入到紫砂壶中,使得制好以后的紫砂壶,像一个漂亮的大柚子,放入茶叶以后品尝滋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龙蛋形制有明代遗风,追求天然、健康、朴拙,大开大合。整壶观去,身桶、流和钮之规划于圆润中皆寓以三角外型,耳把大而垂,把势与壶体顺势,特别壶嘴为三角圆锥,根部粗,至流口大幅缩短,爽直简劲。
文旦则渐趋含蓄高雅,文气稍重。其身桶变矮并圆润丰满,壶嘴不复三角漏斗状,一变为圆形包嘴,壶钮则呈扁珠状,壶把亦丰美,呈现倒把景象。
龙蛋为古壶式,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云:“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传明代时大彬即有此款,今可见清人仿制。
“龙蛋壶”造型取于蛋形,在诗经《貔貅出世》中记载,龙的九太子貔貅是从龙蛋中破壳而出的,而在民间,貔貅既有辟邪的意思,又有家有貔貅万事无忧的含义在里面,在东方文化中,龙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吉祥图腾,以“龙蛋”来命名,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与寄托,圆润可爱的造型,吉祥美好的寓意,让这个“龙蛋壶”平添了一种拙味和稚气的亲切感。
龙蛋壶身有高矮之分,矮而圆者另名之曰文旦。文旦名称之来历有二说,一说壶形如水果之文旦柚,故名。另说文旦为陶工名,台北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藏有朱泥壶,壶底有阴文行楷刻款:“诗意半在小桥西”,署名“文旦”,其书笔意连贯,乃趁泥坯未干时以铁刀或竹刀刻就。以此观之,此壶年代约为清前期至中期。又见道光元年(1822年1月)于南洋沉没之泰兴号商船出土外销工夫茶壶,亦有朱泥文旦,底款亦为阴文刻款:“风光不与四时同,文旦”。清代朱泥壶另有“文九”“文远”等陶工款,可为“文旦”乃陶工之旁证。后,文旦则成此类壶式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