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紫砂壶有颗粒感吗

关于朱泥普遍有这样的认识:无皱不朱,朱泥紫砂壶一定会有褶皱,并且朱泥紫砂壶表面基本没有颗粒状。

这是因为朱泥属于嫩泥矿,且是粘土质泥岩,土性比较重,而砂性比较弱,烧成的紫砂壶断面比较细腻,看不到颗粒感;另外,朱泥因为收缩比大,烧制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褶皱,基本上无法自然消除。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朱泥都是这样,以上特质主要是世面上常见的赵庄朱泥和小煤窑朱泥的特性。朱泥的种类比较多,因为分布范围比较广,但量又少,大多属于矿料下部贴层,所以在很多产区都会有朱泥分布,而且每个地方的朱泥特性都会有所差别。

比如黄龙山出产的朱泥,其质性介于紫砂红泥和朱泥之间,矿料颗粒比含量较大,干燥及烧成收缩较小,不易起皱,可以制作较大型的作品。从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部分较大型的朱泥壶可以发现同类材质。不过因为黄龙山朱泥在明清时期就非常稀少了,到了现代更加难以寻找,基本上现在很难见到。

虽然朱泥的种类比较多,并且烧成后有所区别,但是朱泥的土质本质决定了,它烧制后是基本看不到颗粒状的,如果你买到的朱泥壶能够看到清晰的颗粒状,要么是加朱泥,要么就是调砂,肯定不会是原矿朱泥。

朱泥紫砂几乎看不到沙粒。因为朱泥的泥性非常重,虽然同样含有白色云母片、不熔铁质等,但含量并不大,所以制成壶后,用肉眼几乎看不到有沙粒感。所以,如果你买的朱泥壶上看不到明显的颗粒,那么先不用着急,这并不能说明朱泥壶是假的;当然,也未必就是真的。

判断一把朱泥壶是不是真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颜色、纹理、容量大小。

1、首先是朱泥壶颜色。

朱泥的原矿是浅黄色的,质地和均匀,并且还有少量的白色云母片。虽然烧制成壶后,颜色呈现红色,但却并不是鲜艳的红,而是红中带有微微的黄色。

如果你见到一把壶,是纯净的红色,或者是鲜艳的红色,那么肯定不是真正的朱泥,至少也是加入了铁红粉调过色的。

2、朱泥壶的纹理。

前面说了,朱泥壶几乎看不到沙粒感,但因为朱泥的泥性很重,收缩比很大(20%左右),所以朱泥烧制后,会出现褶皱,像水波纹一样。

朱泥壶的褶皱是在高温煅烧下,泥料收缩造成的,所以应该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壶上的,如果你的壶只有在壶身等面积较大的地方有褶皱,而在一些面积较小的地方,交接处、拐弯处等没有皱褶,那么这把壶就不是真的。(有造假者,会在烧制前用卫生纸等有纹理的东西裹住壶胚,人为制造褶皱)

3、朱泥壶的大小

朱泥因为收缩比大,所以成品率低,如果制作大品壶,那么几乎难以成型。即便侥幸成型,也会有各种问题,且价格昂贵。所以,朱泥一般都用来做小品壶,如果你买的朱泥壶容量很大,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是假的朱泥壶。

以上三个方法结合,便可以判断大部分的朱泥壶的真假,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朱泥壶的褶皱纹理,如果精心选泥,掌握泥性,练制得当,朱泥壶也有可能不起皱的,但那样的佳品,请相信我,你绝对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