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什么是老紫泥和紫泥,其中的道理就和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拥有一定年份以及历练的就是老紫泥,属于新形成的就是紫泥,这两种材料都是制作一款紫砂壶的主要原料,通过老紫泥和紫泥这两种材料所造成的紫砂壶,是有所区别的,价格也不同,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分辨老紫泥和紫泥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才可以买到更加称心如意的紫砂壶。
大家要知道老紫泥和紫泥两者的区别,首先可以通过两者的砂性重量来判断,因为真正的老紫泥是需要通过时间上的历练的,因此其中会沉积更加多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以砂性重量来说,老紫泥对比紫泥的话,会更加重,不过也因为老紫泥比紫泥的砂性要更重,所以后期烧制的时候,成型比较难,烧结温度要非常高。
通过了解老紫泥和紫泥两者的陈腐时间,可以将两者区别开来,老紫泥为什么可以叫成是老倪,是因为老紫泥的陈腐期是比较好的,根据现代科学的证明,陈腐时间越长的老紫泥,质量越好,但是如果是紫泥的话,区别于老紫泥来说,陈腐时间是比较短的,所以内里的矿物质含量也比老紫泥要少。
因为从老紫泥和紫泥两者的砂性重量以及陈腐时间来看,两者有所区别,因此通过老紫泥和紫泥这两种材料烧结而成的紫砂壶,从色泽上来看,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用老紫泥烧结而成的紫砂壶,色泽比较温润,也极具典雅的感觉,比较好泡养,而紫泥烧结出来的紫砂壶,较为的生涩沉闷。
紫砂矿,那是一种沉积岩,宛如岁月的沉淀,一层层矿物交织成它的古老故事。在漫长岁月里,含铁量高、颗粒粗的矿物就像勇敢的探险家,率先沉积下来,安营扎寨。因此,同一矿层的上半部分,就如初生的婴儿,纯洁而细腻;而下半部分则像历尽沧桑的老者,颗粒粗犷,含铁量傲视群雄。
在这片大地的深处,黄龙山静静矗立,它的年纪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古老,大约在2-4亿年前就已诞生。这古老的矿床,它的底层矿料要比表层矿料早到约2亿年的盛宴。就像一场漫长的等待,紫砂矿的岩化过程亦是一种修行,颗粒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增多、变大、变硬,它们变得老成持重。
在这片矿藏的舞台上,老与嫩交织成一曲大地的颂歌。红皮龙与底槽清,一老一嫩,却各具魅力。它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老与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存在。段泥作为共生矿的代表,不分老嫩,而深浅矿层的故事则告诉我们,那些看似微妙的差异,其实正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红泥是那种沉积风化的矿床,矿层偏薄,老嫩并不明显。它就如同那舞动的红纱,轻盈飘逸在最上层。绿泥虽薄,但深浅矿层的老嫩还是有着微妙的差别,只是这差别如同轻风细雨,不易察觉。所以,我们说有老紫泥、老段泥、老红泥,却未曾听说有老绿泥。
紫泥的故事里,深层的总是显得更加老成。它们含铁量高,颗粒占比也多,因此需要更高的烧制温度。那温度里,铁与氧共舞,产生了红褐色的三氧化二铁和黑色的氧化亚铁。温度越高,那舞蹈越热烈,紫砂壶的颜色也就越深沉。
那么,老紫泥与嫩紫泥究竟谁更胜一筹?一般来说,矿层深的紫泥更受人们喜爱,但深浅绝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而对于段泥、绿泥、红泥来说,这个标准并不适用。那些我们钟爱的黄金段、朱泥等都是浅表层的泥料,所以对于它们来说,矿层的深浅并不那么重要。
我们也应当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过深的矿层可能砂性太重,可塑性差;烧成后胎质干涩,白色云母碎片较多。市场上有些人为了追求老紫泥,喜欢购买深色的紫砂壶,但有些商家就会在紫泥中加锰,让壶的颜色更深。所以任何标准都要有个度,不能通过一个概念来死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