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壶泡什么茶最好

原矿朱泥收缩率和不稳定性决定了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一般制作成中小品。而朱泥泥料质感好,是非常容易养的,包浆快而且厚实,越养越红艳,真的可以用娇艳欲滴来形容,泡铁观音,岩茶类

朱泥特点是细而且光亮。泥料收缩比达32% 左右,一般其他泥料只收缩8%一10%。

生胚的时候都是非常完美的,进窑烧的时候收缩大,会产生一些变形 ,出现把歪、缩泥等的情况要比其他泥料要多,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懂行的朋友买朱泥泥料的壶都是冲着泥料来的 ,不过多考虑做工的 ,因为朱泥壶烧出来问题多,要求高的人就不要买朱泥壶,一般追求完美的买家都是不推荐的!

朱泥紫砂壶使用前最好使用温水先温壶,然后再正常冲泡茶叶,不然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淋,特别是大冷天,容易弄裂您的紫砂壶,切记切记!

朱泥一般目数较高,密度大,对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损失少,经高温烧结的扁圆朱泥壶,益茶性,聚热扬香,是乌龙茶伴侣。如泡铁观音,壶应在200CC以下,壶型宜矮不宜高,如西施、文旦、小仿古、小石瓢、四方抽角等,能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花香。泡铁观音茶不宜选用高筒直壶,因为高筒壶倒茶时易形成残留,就会释放处茶单宁,造成茶苦涩。朱泥号称泡铁观音利器,是泡铁观音的最佳选择,泡出的茶香味扑鼻!

紫泥的可塑性强,泥胚韧性高,适宜塑造各类壶型。紫泥通过不同的矿层炼制可以分为底槽清、紫泥、清水泥、黑星土(砂)等;紫泥温良亲和的特性使得紫泥适合任何茶叶,200cc以下容量的可以选择泡乌龙茶,如小仿古、小文旦、汉扁等。大壶适宜任何茶叶!

绿泥胎质轻疏,透气性和吸水性都很好。绿泥通过不同的矿层开采可以分为:本山绿泥、段泥、芝麻段泥、老段泥等。所谓团泥就是绿泥和紫泥混杂共生在一起的泥料,制成后便是段泥。其实对丁蜀人来说,团泥和段泥的发音相似,本无区别,实为一体。因此我们在这里统一称谓为段泥。绿泥因散热快、透气性好的优点适合绿茶、以及花茶等清茶系列。如石瓢、仿古、睡莲壶等。

红泥质密度大,质坚细腻。其实红泥类包括朱泥、红泥、石黄等等,这些泥料的内在结构不同,其含有矿物质铁,烧成颜色属于红色,所以统称为红泥类。由于这些泥料的产地和内在结构不同,均有其特殊称呼。如赵庄小红泥:位于嫩泥矿层底部,质坚如石,甚稀。呈土黄色,致密块状、砖红夹带浅黄白色及浅黄绿色块状,粉砂岩土结构。烧结后呈朱红色,表面质地沙粒明显,烧结温度在1080摄氏度左右,收缩率为10%左右。伏东红泥:其矿层较厚,质坚如石,呈土黄褐色,其间细小云母沙粒分布,矿岩结构。烧结后呈土红偏朱红色,表面细腻,片状结构明显。烧结温度在1050摄氏度左右,收缩率为14.2%左右。还有野山红泥即裸露地表的红泥等,适宜泡红茶、普洱茶系列,易于养护!

降坡泥是指在宜兴丁蜀镇在修建陶都路时发现的穿越黄龙山和青龙山之间发掘到的紫砂陶土,因为主要是在降低该路段的陡坡工程中发现的,大家习惯称之为降坡泥,是紫泥、红泥和本山绿泥的共生矿,透气性极好,适合泡铁观音,也适合岩茶和熟普,泡出的口感较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