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段的出现源于段泥矿层所属山脉的断裂,其中一侧矿层裸露经过长久风化而形成了金黄段矿层。原矿色泽呈现淡绿色调,厚度也仅有10到20厘米,所以产量不高,用一点少一点啊!
和段泥的共生特性一样,金黄段也是它含有丰富的赤铁矿小团粒和矿物质,烧制成型后能看到壶表不规则分布着细小的黑色、黄色、橙色、红色颗粒。
但是从烧制上来说,金黄段要比本山段费功夫,必须要从低温烧制到高温然后再返回重新烧。所以经过高温的烧制,一般来说,金黄段料不像本山段那么容易吐黑。当然这也要保证泡茶后清洗到位!
烧成后的金黄段,色泽也是随着窑温的变化而由浅到深的变化。双气孔结构疏松,透气性好,适茶性也高,无论是普洱系列还是轻焙乌龙,甚至是不发酵的绿茶都可以胜任。这款泥料可以说是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很容易上手的一款泥料!
黄金段泥是段泥矿经风化的一层,其色泽分明,透气性佳,为段泥中珍品。也叫金黄段,存量稀有。成品色泽为金子的颜色,而且为老黄金的颜色,颜色不显稍深。用肉眼观察,内部分布着细小的黑色颗粒,那个是赤铁矿的小团粒,在烧成后呈现出黑色。
黄金段泥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优等器材。泡茶好喝,口感甚佳!
泥性: 此泥料感甜嫩绵密,质坚而温润,烧成后成金黄色,耀眼夺目,为收藏家所喜爱。窑温约1150-1200度,收缩比约12-13%。
建议冲泡:黄金段泥适泡之茶较为宽广,一般而言,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操作冲茗技巧要求不高,甚适生手使用。适合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本质上,黄金段泥属于本山段泥,是因为黄龙山断裂褶皱运动,矿体发生颠覆,矿层上翻而发生的局部现象。
由于蕴藏量不大,出产量更是稀有,越发显得珍贵。
段泥是原矿紫泥和本山绿泥的共生矿土,共生的意义是自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相近。磨制后,颗粒结构的特征是砂感强烈,所谓“骨多肉少”。
黄金段泥是段泥矿经风化的一层,其色泽分明,透气性佳,为段泥中优良品,存量稀少。
黄金段烧成壶后因烧制温度的不同颜色也会有所差异,从低温的浅黄色到高温的金黄色,表面显出的红褐色斑点,黑色斑点也会逐渐增多,展现出的风格也不同。
段泥与黄金段泥有五个方面的区别。
1、泥料,段泥共生矿土,黄金段泥是段泥最表层风化的矿物;
2、颜色,前者呈田黄色,后者温度不同颜色不同;
3、泥性,前者绵密,后者透气性好;
4、温度,前者窑温最高1180℃,后者窑温最高1200℃;
5、适泡,前者适合重发酵茶,后者适合轻中发酵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