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青属于什么泥料

天青泥是紫泥。是紫泥中的佼佼者。原矿紫泥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泥性粘度适中、疏密均具,能制作细腻花货处理,云母、石英含量较高。张力足,变化不大。原矿开采难度大,收集不易。天青泥黯肝色闪现蓝光,为珍贵稀有泥料之一。

紫砂天青泥属紫泥,可以说是紫泥中最为优质的泥料之一。

光绪八年《宜兴县志》记载:“天青泥于诸泥最贵,制茗壶者特用之”,天青泥在古时就不多见,非常稀少。在1300度的高温烧成后,天青泥的色泽更趋向于天青质感,肃穆淡雅,耐人寻味。天青泥以其神秘和稀少,跻身顶级泥料之列。

在紫泥中,自古至今以天青泥料为最。什么是天青?现在有两种说法。一说雨过天青色,称为天青,青中泛蓝。瓷器类的天青色既为此色。

而紫砂泥中的天青,与陶器迥异。周高起成书于明崇祯年代的《阳羡茗壶系》,是关于紫砂最早的专业书籍,清以前的紫砂业事,基本都有记述。

其中记述有:“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现梨冻色;淡红泥,陶现松花色;浅黄泥,陶现豆碧色;密口泥,陶现轻赭色;梨皮和白砂,陶现淡墨色。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

天青泥是黄龙山蕴藏的一种珍贵的紫泥矿料,它属于五通组砂质岩,蕴藏在黄龙山30米下的甲泥矿层中。

在黄龙山几十米下的甲泥矿层中分离出来的天青泥,原矿厚度几十厘米。明崇祯年间,发现这一类珍稀的紫砂矿种,并在当时得到了开发利用。在传世的作品当中,特别是清中期“邵家壶”的很多传世作品里面,有天青泥料制成的作品。其中最有说服力也是最经典的传世力作是清代的杨凤年制作的“风卷葵”作品,受到历代业内人士和制壶艺人及藏家的追崇。

黄龙山在新中国成立后开挖的五大井口当中,都没找到天青泥。历史上记载以及到新中国成立后,采矿陶工寻遍了整个黄龙山矿区,在黄龙山的东南面大水潭矿区发现了天青泥珍稀矿料。大水潭历古以来,就是出产极品紫泥的古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