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皮泥是什么泥料

最早被称为“梨皮泥”的矿料,是天青泥的夹脂,也就是紫泥中的夹层,矿层极薄,类似于猪肉中夹着一点肥肉,烧制后呈现冻梨色。梨皮泥属于绿泥类,成泥后与本山绿泥非常相似。天青泥已经稀少,要找到梨皮泥更是难上加难。

什么是梨皮泥?

关于梨皮泥的介绍,明朝周高起的 《阳羡茗壶系》记载:“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脂)有梨皮泥, 陶现冻梨色。”,是目前最早的梨皮泥记录。

《茗壶图录》之李仲芳“儒雅宗伯”, 泥色为醇梨皮;许龙文制“倾心佳侣、藏六居士、方山逸士等”、曼生“卧龙先生”、瞿子冶“卧轮禅师”, 泥色均为紫梨皮。

紫砂壶的泥料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以下是三种比较珍贵和稀有的紫砂泥料:

– 黄金段:存量不多,颜色为淡黄色,烧成后为淡黄色。

– 豆青泥:矿料外观呈淡青灰色,烧成后为青灰色。

– 梨皮泥:出产于黄龙山紫砂泥矿中,呈梨皮状,烧成后表面会析出细小的银星。

一、天青泥

光绪八年《宜兴县志》记载:“天青泥于诸泥最贵,制茗壶者特用之”,天青泥在古时就不多见,非常稀少。

天青泥产于青灰紫泥之下,矿料质地均匀细腻,呈紫褐微透红色,致密块状,白色云母碎片含量极少,表面呈贝壳纹理状,有白色蜡质状,断面呈紫黑微透红色。

二、青灰紫泥

青灰紫泥和天青泥同矿区(大水潭矿区)。

矿料外观呈灰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少量微细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淡绿色的豆斑状,表面呈纹理状。

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较好,成型制作时带有一定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一般。

烧成后呈褐紫泛青灰色调,胎质呈细梨皮状,质坚而致密,表面纯正光润,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三、4号井紫泥

矿料外观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青绿色的豆斑、斑纹状及紫黑色的条纹花斑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