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球壶,是紫砂壶圆器之经典,出水爽利。
同莲子大壶,掇只同出一源,掇球壶,形如其名,仿佛多球相连,从上至下,环环相扣,圆的经典美妙。从现代美学角度来考察,掇球壶集比例,气韵,节奏,连贯,对比,平衡,协调,呼应于一身,堪称精美。而历史上众多大师都对掇球壶型有过积极的探索和创造。其中有三款,是掇球壶中的佼佼者,是经典中的经典。
在传统的紫砂作品中,掇球壶制作非常之难,这壶看起来非常简单,就凭借几个球形的堆垒连接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美物。
“掇”有拾取、选取、获取之意,也通“缀”即连接之义,因此掇球,实际上就是将选取若干球状体并将其按一定规律,美学法则连接起来,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先虽然数学方面的成就不及希腊,罗马那些人,但在艺术方面的创造绝对是高人一筹的,掇球壶就是其中一例。
掇球壶是紫砂圆器的经典器型之一,“掇”有拾取、选取、获取之意,也通“缀”字,即连接之义,掇球便是将圆钮、圆盖、圆身三者相垒,以壶盖为小球,壶腹为大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之上,故名“掇球壶”。
掇球壶由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首创,经历代名匠创作,在不同时期演变出不同的风格,其中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成为后人摹古之经典,这三把颇具意义的掇球壶,也被收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名人名作展厅中。
曾有诗文歌颂掇球壶为“一代翘楚”,掇球壶获得如此美誉,与其造型美学密不可分。掇球壶巧妙运用了造型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法,形成壶体纵、横的均衡美,塑就壶口与壶身的比例美、壶把虚实比例之美,雄浑大度,端庄秀美,将紫砂艺术的美学表现至极致,令人叹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