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和段泥有什么区别

紫泥,又可以分为天青泥、底槽清、清水泥。其实,天青泥,可以说是泥料中的楚乔,因此,储量非常少。底槽清,则是紫泥中最优质的泥料,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清水泥,则是一种纯紫泥矿,颜色古朴,成型比较容易。

紫泥的收缩比在5%左右,而且它的可塑性好,泥料制壶难度相对低,泥性稳定且容易掌握,窑温耐温带也比较宽,制壶以后成品率很高,可以高达90%以上。因此,紫泥的价格会相对于青泥、红泥便宜,当然除了一些那些比较稀有的泥料制成的紫砂壶价格会较贵。

紫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泥料磨得多细、明针再好,也通常富有颗粒感。而且紫泥的透气,则算是中庸而宽泛,除了未发酵的绿茶、黄茶外,其他茶叶都可以用紫泥壶来泡。

段泥,也叫团泥,它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 说简单点,就是绿泥和紫泥混杂共生在一起的泥料。段泥的收缩比大约在12%左右。段泥的含铁一般在2%左右。如果含铁量高于2%时,段泥的颜色则会偏黄偏深。段泥经过高温烧制后,色泽由浅黄色向红黄色、深黄色、黄褐色变化。

段泥,是一种比较稀少珍贵的泥料。它与紫泥、绿泥、红泥相比,它的特点是骨肉明显。骨头就是段泥中大的颗粒,我们肉眼就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紫红色,黑色,黄白色等颗粒。而“肉”则是这些颗粒中填充的泥一样的物质。

段泥事实上一种共生矿,是紫泥和本山绿泥共生的一种紫砂矿,所以又被称之为团泥;而紫砂实际上就是原矿紫泥,在紫砂原矿中,属于分布最广泛,使用也最多的泥料之一。

紫泥的储量非常丰富,且种类比较多,紫泥一般是分布在紫砂矿层的中部,是非常好开采的,而且因为存量巨大,制作成的紫砂壶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段泥因为是紫泥和本山绿泥的共生矿,只分布在紫泥和绿泥的夹层之中,开采难度大、储量小,所以比较珍贵,价格也会比较贵一些。

紫泥制作的壶烧制后颜色一般为紫色或者紫棕色,而段泥烧制成后颜色则有多种,根据团泥中紫泥和本山绿泥的成分比例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来。所以段泥又分成了黄金段泥、青段泥等等许多分类。

紫泥颜色呈现一种紫棕色,内部的颗粒结构比较疏松并且含铁量比较高。而段泥自然生成的原矿段泥的产量是很少的,因此在现代工艺之中也有人工将绿泥以及紫泥按照一定比例搭配之后来得到需要的泥料,两者混合比例的不同意味着段泥呈现的颜色相当丰富,这也是段泥的特点之一,从呈现黄色的黄金段到呈现青色的青灰泥都是属于段泥种类中的。段泥一般含铁量比较低,天然的段泥料数量比较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