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朱泥和大红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泥料,但是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首先来介绍相似点,这两种泥料都属于红泥系,大红袍烧成的紫砂壶颜色是大红色的,而一部分朱泥烧成来的颜色也是比较艳丽的红色,由于外观颜色看起来非常相近,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
然后来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朱泥属于含铁质泥岩,泥料质地细腻,没有砂性,泥料的烧成后的收缩比较大,矿料的颜色为黄色调。而大红袍原名叫大红泥,属于含铁质粉砂岩,泥料具有一定的砂性,比较接近于紫泥的泥性,泥料烧成后的收缩比介于紫泥和朱泥之间,矿料的颜色为红色调。
这两种泥料无论是矿料外观还是泥料特性,本质上的差别非常大,它们是红泥大类中完全不同的两种泥料,显然也就不存在“朱泥能提练出大红袍”这样的说法。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袍,由于储量及其稀少,可以说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泥料。
形成条件不同,因特定土壤条件和岩石其础不同,大红泥属于含铁质泥岩,没有砂性,大红袍属于含铁质粉砂岩,有一定砂性。
形成年代不同,大红袍经历地质变化年代比大红泥时间长。
颜色不同,大红袍颜色鲜艳,有红色透明度,看起来很亮丽,大红泥则偏暗红,颜色车为沉闷。
制作工艺不同,大红袍采用“掐丝”工艺使其其有天然薄纹路效果,大红泥注重手工制作。
用途不同,大红袍主要用于制作紫砂茶具,大红泥常用来制作壶类和茶叶容器。
大红泥:矿形琐碎,矿料颜色偏红,颜色越红含铁量越高质地越坚硬,烧制后成品颜色呈朱砂色、海棠红等红色。
大红泥矿料特点:石英含量高,除了颜色不同其它特征与紫泥相同,属于优质紫砂矿料。
大红泥烧制的成品:颜色鲜亮,颗粒感强,透气性好,泡养速度快,包浆效果优秀。
常见的大红泥矿料有红皮龙、红色的降坡泥。
稀有泥料大红袍也属于大红泥。
容易与大红泥混淆的是小红泥,从成品区分大红泥还是小红泥,不仅要看颜色,主要看颗粒。大红泥原矿通粉,颗粒分别均匀。小红泥因为黏土较多,烧制后会瓷化,没有什么颗粒感。
可以通过一些制泥方法改变成品颜色和颗粒感,使其更接近大红泥成品效果。例如颜色可以通过冲浆调整,颗粒可以通过掺砂调整,掺砂的颗粒分布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