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庄朱泥紫砂壶的特点

赵庄朱泥紫砂壶在造型上不拘一格,有的造型独具匠心,有的体态端庄,总之赵庄紫砂壶在造型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朱泥紫砂壶则更是高雅精致,造型简洁而大方,十分适合现代人群的审美需求。

赵庄朱泥紫砂壶的松脆度好,用手感觉到的凉爽也很舒服。在烧制时,朱泥本身就具有一定收缩率,所以在泥饼浇制的过程中,泥饼遇到高温时,坯体自然卷起,形成了纵向整体压缩,壶身松脆度也随之变得很好,这就是赵庄朱泥紫砂壶口感顺滑的原因之一。

赵庄朱泥紫砂壶的紫砂泥采用朱泥,朱泥的烧制温度相对较低,不会焙糊,釉面更细腻光滑,手感更好,茶水也更容易入味,更加符合茶艺爱好者的品质要求。

宜兴原矿朱泥属于紫砂红泥的一种,是红泥中的精品泥。朱泥一般来说分三种:红中略带黄;黄中略带红;红中略带紫(高温朱泥)。而赵庄老朱泥是从赵庄泥矿底层“黄中黄”中挑选提炼而成。可塑性强 ,粘结度好,易成型,难烧成。

原矿朱泥颜色鲜黄细腻,有油脂感。烧成以后,朱泥红润鲜亮,透度较差,表面因烧成收缩大,时常有波纹皱,同因烧结度高敲击声音高尖。烧制温度1000–1040度,预热烘干时间长;冷却过程也必须十分缓慢,否则极易炸裂。

外观呈咖啡黑色,陶之乃现沉重之红锈色,有饱经沧桑之质感,色调朱红而不妖艳,使用日久益现沉蕴古老气息。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

第一个因素是泥性,朱泥有很多矿点像黄龙山,赵庄,小煤窑等等,不同的矿点甚至同一个矿点的朱泥也有可能因为开采点,或者地层的不同而造成泥料在泥性上的差异,有的朱泥泥性比较嫩,有的泥性比较老,泥性越嫩就越容易皱,这是一个因素。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窑温,大家知道以前的老壶的烧制都是传统的,像龙窑这样的烧制方式,用的也都是木材比较原始的燃料,所以窑温的控制不像现在的推板窑,电窑这么精准,升温有时候就不那么线性,如果升温升得比较快,再碰上泥性比较嫩的朱泥,那么就有可能造成泥料的收缩,变化比较急剧,那么皱就是理所当然的。

而到现代我们一般都是通过推板窑或者电窑来烧制茶壶,对窑温的控制已经可以做到非常精准,所以前面讲到那种现象就不多见了,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的朱泥壶,一般都不会像老壶那样有那么明显的收缩纹,除非还是用传统的烧制方法来烧,无朱不皱,这句话放到今天是不准确的,大家不必把这一条当成绝对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