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紫砂壶是一定有黑点和星点的,但现实中我们却会发现不少紫砂壶上看不出来。有的是因为泥料的特殊性,黑点和星点数量非常少,分布的又比较靠近泥料内部的,所以在表面难以看出来,比如朱泥壶,泥性比较重,表面往往比较难以看到黑点和星点。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没有黑点和星点的,就是紫砂壶进行酸洗,这在以前是比较常用的手段。那个时候很多人把紫砂壶上的黑点当作是瑕疵,很难卖上好的价格,于是商家就发明出了酸洗的方法,把黑点和星点去除掉,这样就看不到了。
黑点和星点只是判断紫砂壶的一个参考标准而已,并不能说有了黑点和星点就一定是正宗的紫砂壶。其实很多泥料中都会有铁质和石英、云母这种矿物质,并不是紫砂泥料特有的,有些假紫砂壶所用的外山泥料中自然也会有,就算不是正宗的紫砂壶,也会有黑点和星点的存在。我们判断紫砂壶是不是正宗的,黑点和星点可以作为参考,但千万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切记切记!
泡养多年的朱泥紫砂壶,包浆颜色变深,用6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经常摩擦的地方有很细很密集的黑点,但肉眼看上去很浸润,很靓,这是因为壶胎是黑色所致。
大家有所不知,紫砂壶上的黑点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这恰恰可以成为真紫砂泥料的一个佐证。因为真正的紫砂泥必须含有少量的云母,偶尔也会出现黑色斑点。
这黑色的斑点是神马东东呢?这是铁或锰等金属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不出现这些特征反而说明此种原料不是手工磨制或正常机制的,或是用其它含云母少的矿源来代替的,是一种对自然材质的人为破坏。
另外,由于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在高温烧成中变成了熟石灰,冲泡中吸水膨胀,产生了所谓的“灰爆”,即茶壶表面的瑕疵点。这在泥料中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朱泥壶的质料已烧至最密致结晶的玻璃相,含铁量也高,所以膨胀系数很大,常温偶热有极大的热裂可能性,常久未经使用,壶身已经完全干燥的情况下,温壶的第一泡热水不可直接开盖冲入壶底,否则会迅速在壶身出现惊裂的声音(这是很多壶友有过的惨痛经验)。应该合盖冲水,先由温水由盖上方冲下,流至壶身上下四周,让壶身暖身起温,第二泡才以热水以同一手法冲下,使壶身开始均匀发热,下一次的入茶热冲就不虑冲破茶壶了!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朱泥壶的做工大多精致细薄,盖子的边缘、盖墙的底沿、盖口的唇边、流口的尖端、耳根的末梢、壶底的脚等小区域都非常尖薄细致,把持操作时都应该手轻心细,避免碰撞缺裂,以便把玩的珍品传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