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泥是什么泥

色泽上:新朱泥看上去会比较橙色;老朱泥看上去会比较深红色。(准确来说是新朱泥的粘性很低,不能烧太高温,所以色泽都是比较偏向橙色)肉感上:新朱泥会比较浮躁比较爆;老朱泥会比较紧密细腻。另外说明一下,明针功夫和泥料的粗细目数也会影响视觉效果,所以很难一时半刻完全理解,需要多看多累积经验。

本山朱泥是特指矿料产自宜兴丁蜀镇黄龙山,有皱皮朱泥、橘皮朱泥和黄龙山老朱泥;原矿的朱泥是泛指产自黄龙山麓同属一脉的小煤窑朱泥和赵庄朱泥。具体产地不同的朱泥矿料,泥性也不尽相同,烧结后的收缩率、水色、结晶度以及质感上都会有显见的差别。

朱泥是属于紫砂红泥中的一种泥,因主要成份为红泥(含铁量极高)而得名。朱泥是红泥中之精品。朱泥一般来说分三种:1、红中略带黄;2、黄中略带红;3、红中略带紫(高温朱泥)。

因主要成份为红泥(含铁量极高)、又产在嫩泥矿之下层、又称“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坚如顽石,但遇水则自行溃散。 朱泥矿是明显减少了。但有一原则不变,只要有红泥,朱泥则不灭。

黄龙山老朱泥蕴藏于嫩黄石石英岩夹层中,外观金黄色、暗黄色,呈现片状,断面褶皱明显,材质略略易碎,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烧成稳定性较好,耐窑温1130~1180度,成陶收缩率12%,砂色浅红泛紫,橘皮红,温润细腻。

黄龙山老朱泥,又称朱砂泥,梨皮泥,仅在山表层蕴藏,架土层下面的朱泥较细嫩,在石英岩藴藏的朱泥较老,是由老红泥风化而成,含砂性强,属砂质岩黏土,耐温度与紫泥相近,色泽红中泛紫,致密厚重,深沉典雅。

黄龙山因嫩泥覆盖面较少,所以朱泥产量较低,仅在山表层有少量分布,黄龙山山体下面,在甲泥矿层中,没有朱泥蕴藏,从明代传世的作品中经常见到朱泥小品,到80年代因黄龙山山体巳开光,朱泥也就绝迹,民间业内人士有少量的黄龙山朱泥库存,目前巳比较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