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宜兴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本山绿泥属绿泥小类,刚开采时呈乳白泛青,24小时后与风水分蒸发,变为青黄带绿色,片状结构,泥质细腻光洁。烧成后呈浅黄绿色,胎质细密平整,色泽纯正,吃高温,有细密的黑点分布,内部有白色颗粒为雪花状,这也是本绿的特点。
本山绿泥属黄龙山四号井最出名,它在矿井的-28米左右深度位置,一槽一槽鸡窝槽式分布,与“底槽青”都是四号井内最珍贵的泥料。
本山绿泥也叫梨皮泥,是一种原土为灰白色或淡绿色,烧制出来的成品壶颜色呈米黄色的极其稀有的泥料。如果本山绿泥烧成的颜色是绿色,基本上可以说明添加了颜料。
本山绿的泥料不像其它矿料那样具有连续性,它的矿脉往往每挖几十米就没有了。由于数量极少,宜兴制壶人一般用本山绿泥调配紫泥作拼泥来用,拼出来的泥也就是段泥,或者是用作壶面上的化妆土。再加上这种泥的成型极为困难,所以极少数的制壶大师才能将其做成细腻的小品。
本山绿泥的材质松散,透气性甚佳,散热也快,因此很好保养,容易养出效果。本山绿泥的特点是胎质细腻,摸起来如婴儿肌肤般舒服。在泡养之后,本山绿泥的效果是包浆非常浓厚,并且有一种特别润糯的感觉,如玉脂般滑亮。
在冷天用本山绿泥冲泡茶叶时,千万注意先温壶,否则壶容易炸裂。紫砂壶的保养一般用绿茶、普洱、熟铁观音来泡,而本山绿泥最好用绿茶养。本绿的颜色淡,与淡色茶汤的绿茶十分匹配,经常泡绿茶的本绿会特别温润,有雅光,如碧螺春、龙井等。如果用红茶、普洱等其它茶来养本山绿泥,效果非但不如绿茶,用黑茶、普洱养出来的本绿还容易吐黑。
不论粗砂细砂,生料都是白中发绿的。本绿原矿就是白中发绿,氧化后渐渐泛黄,但加水练成泥,也还是白中发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