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有绿泥的吗

紫砂壶有绿泥的,绿泥是一种主要的泥料。

几种紫砂壶原料介绍:

1、紫砂绿泥:俗称“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龄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2、本山绿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济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

3、白麻子泥:色与本山绿泥相似,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且杂质较多,须精拣方可合用,成陶后现淡墨色。

4、红麻子泥:色似紫泥,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间夹星点麻子绿泥,成陶后呈桃红色。

绿泥是是以矿料颜色来命名的一种泥料。原矿绿泥的矿料颜色大多为深浅不一的浅灰绿色,烧成后的绿泥紫砂壶为黄色调,并且是黄里微微泛青的呈色效果,泡养后的质感如婴儿般肌肤一样润滑。

而墨绿泥是绿泥大类中比较稀有的一种泥料,由于矿料的颜色为或深或浅的墨绿色,故而得名墨绿泥,这也是以矿料颜色来命名的一种泥料。而烧成后的成品壶颜色也是和绿泥相仿的黄色调。

最后再来说一说民国绿泥,这种泥料最早出现于上世纪民国时期,是选用一些原矿的段泥或者绿泥,添加少量的氧化钴配制而成,烧成后的紫砂壶颜色为淡蓝色。因此这是一种人工调配的泥料,并没有原矿。由于在民国年代,氧化钴都是进口而来,代价非常之高,显得非常稀有,因此在当时民国绿泥的价值超过了很多优质的原矿泥料,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紫砂泰斗顾景舟就用民国绿泥制作过均玉壶。而目前这些常规的颜料早已经国产化,只要有氧化钴就能配出民国绿泥,那么这样的泥料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稀缺性。因此现在的民国绿泥和早期的民国绿泥,它们的价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就能了解,其中绿泥和墨绿泥它们有对应的原矿,属于原矿泥料。而民国绿泥由于没有原矿,是属于金属氧化物调配的非原矿泥料。由于民国绿泥和前两者之间的成品紫砂壶的颜色差别非常明显,对于大家来说也是非常容易分辨的。而原矿的绿泥和墨绿泥在成品紫砂壶烧成的颜色上非常接近,因此从成品壶的颜色上很难将这两种泥料进行区分。那就需要从矿料或者泥料的颜色入手来进一步的区分。